图虫创意 图
借“炒停”营销;
承诺“全额退保”;
诱导消费者用保单贷款买“高收益”理财产品;
以养老服务名义非法集资、欺诈销售“保健品”;
冒用“银保监会办公厅”名义实施电信诈骗;
甚至利用疫情发布虚假信息实施诈骗,侵害消费者利益……
3月15日,是第38个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。那么,近一年来,保险行业到底有哪些“坑”?消费者们又该如何防范?跟着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一起来盘点吧……
1“代理退保”再抬头
疫情期间,[……]
阅读全文…